巷道标准化建设方案,掘进巷道标准化亮点
原标题:巷道标准化建设方案,掘进巷道标准化亮点
导读:
煤矿测风站的建立标准煤矿测风站的建立标准:(1)测风站必须设在直线巷道内。(2)测风站长度不小于4m。(3)测风站前后10~15m无拐角,且断面没有变化。(4)测风站不得设在...
煤矿测风站的建立标准
煤矿测风站的建立标准:(1)测风站必须设在直线巷道内。(2)测风站长度不小于4m。(3)测风站前后10~15m无拐角,且断面没有变化。(4)测风站不得设在风流汇合处附近,站内不得有障碍物。
测风站必须设在直线巷道内。(2)测风站长度不小于4m。(3)测风站前后10—15m无拐弯,且断面没有变化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》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(含标准样品),是指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。
在煤矿作业中,掘进测风站的设置至关重要。它能够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,保障作业安全。全风压局部通风机的吸风口距离应保持在15米范围内,以此确保风量充足,有效控制有害气体浓度。
这些测风站的长度应在7至10米之间,确保测风断面不小于巷道实际断面的85%。对于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巷道,可以用木料、铁皮等材料构筑测风站,长度在5至7米之间,测风断面需不小于巷道实际断面的90%。
进风通常用绿色箭头表示,回风则用灰色箭头,风流方向的箭头间距需依据实际情况调整,直线巷道的箭头间距不应超过100mm,分风点、汇合点、转弯处均需用箭头表示,间距不应超过50mm。风井应标明其主、备扇型号、转速、扇叶角度、电流、电压、排风量、水柱计读数及等积孔。
怎样搞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
加强“双基”工作,抓好矿井这个主体,是实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基础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否取得成效,关键在于基层矿井和基础工作。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切工作,最终都要落实到矿井生产建设、采掘活动中。因此,要把矿井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单位,逐个头面抓起,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。
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,我认为要搞好一下五个方面的工作: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与思想认识相结合 首先要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得认识,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认识和提高的转变,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,效益和其它工作的关系。
“三个坚持”:一是坚持安全第一,更加注重责任落实,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,把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。二是坚持预防为主,更加注重强基固本,全面加强安全标准化。三是坚持铁腕整治,加强监察,严格安全准入,强化专项整治。“三大目标”:提高能力,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增强。
推进标准化建设:强化区队班组基层管理,深入推进三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。党政工团齐抓共管,共筑大安全格局: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,形成合力。坚持监督与专业检查相结合,确保安全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。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,可以全面提高煤矿安全工作的水平,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。
——严标准,坚决杜绝低标准、低水平作业现象。积极开展“对照标准,贯彻标准”安全质量标准对标贯标活动,认真组织《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考核办法》试套工作,全面实施细节创建、流程管控、质量终身、区域精品四项延伸工程,强化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,促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发展。
双基”工作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、落实“隐患治理年”任务的有效途径,我们要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,以消除大隐患、防范大事故为目标,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,全面开创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的新局面,为保证和促进全省社会的政治稳定、全面推进和谐新矿区建设而努力奋斗。
巷道维修顶板管理的安全检查内容有哪些
1、依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编制采掘作业规程,确保规程指导生产和安全;工程质量关,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,各单项工作需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,严把支护质量关,安监员对每个采掘面支护质量进行检查,确保工程质量。最后,关注初次和周期来压,确保顶板安全。
2、控制顶板事故发生是减少目前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内容。为此,要强化安全技术培训,严格落实现场管理责任,切实加强煤矿顶板管理,确保煤炭行业安全发展。 强化培训,提高管理技能。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顶板管理意识和技能,是预防和减少顶板事故的前提。
3、对顶板进行动态监测:监测支架的损坏、变形和离层情况,及时采取加固措施。控顶距离管理:采掘工作面禁止空顶作业,控顶距离超过规定时,禁止作业。严格支架管理:确保支架架设牢固:不使用折损的坑木、损坏的金属顶梁和失效的金属支柱、液压支柱。